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范文(读《教育魅力》后感)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0-29 10:24:44读著名教育家于漪所著的《教育魅力》一书,站在新的高度,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,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,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仰。教育是永恒的主题,不同时代,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。
“在资讯多样和价值多元的今天,教师权威的树立已不再是轻而易举,社会对教师的信任也不再自然而然”。这是当今教师无可回避的时境。我们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,更好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天职呢?我想谈谈读完这本书自己的三点感悟。
第一:教师要有人格魅力。
都说言传不如身教,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,学生自然乐于与他亲近,亲其师,方能信其道。教师的一言一行,直接影响着孩子。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人格魅力呢?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,首先得要求自己成为这样的人。
比如我们希望学生懂得做人,热爱学习。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,学生才能有样学样。一个老师,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,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。要求学生做到的,自己首先要做到。
比如升旗仪式上,我们要求学生严肃认真,遵守纪律,而老师却聚成一堆窃窃私语,你觉得学生能安静下来吗?又比如说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带手机到学校,上课认真听讲,而在教师会议上,老师们却不停地玩手机,这样合适吗?放学了,我们要求孩子们多读课外书,增长见识,而老师们却十年如一日教着同样的内容,不看书不学习,这样合适吗?
在物欲横流的今天,大家追求生活的质量无可厚非。社会流传的课上不讲课下讲,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。甚至有些老师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,势利眼,对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偏爱有加,这些个别现象,都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,是师德沦丧的典型。
教师,要严格要求自己,有高尚的师德,乐于奉献的精神,才能重塑教师形象。对学生有爱,乐于奉献,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,是作为一个教师起码的要求。
第二: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。
我们说要给孩子一碗水,我们得有一桶水。现在是信息化时代,一个“一问三不知”、“一瓶子不满,半瓶子晃荡”的老师,甭说具有教育魅力了,恐怕连赢得学生起码的尊重都很困难。作为新时代的老师,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。不但要在自己所教的专业上多精进,更要博览群书,拓宽自己的知识面,“做个文化人”。
教师还要与时俱进,紧跟时代步伐,迅速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。千万不要跟学生有代沟了。要和学生能够聊得来,玩得来。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,知己知彼,方能因材施教。有人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,学生见多识广,教师面对着海量的信息动态化,如果所有的知识要面面俱到的话,也是不可能的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,应该是平等的,可以互相学习的,都说教学相长。
教育魅力的提升,不是“能不能”的问题,而是“愿不愿意”的问题。

第三: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幸福感。
幸福是一种感觉,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。作为教师,要热爱自己的职业,提升自己的幸福感。都说干一行,爱一行。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,就要无怨无悔,做好它。
没有听说过谁能一边讨厌着这件事情,一边又能把事情做好的。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,任务是艰巨的。甚至很多时候,还会吃力不讨好,对孩子严格了,说你虐待孩子,对孩子松一点了,说你没有责任心。不管怎么做,都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。不管做得如何,都不可能人人喜欢。不管别人怎么说,自己做好本职工作,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够了。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。
教师要跳出一些琐事缠身的怪圈,潜心育人。要有宽容之人,不要和一些不明事理的人计较。多关注孩子的进步,从孩子的点滴变化中,感受到工作的意义,自身的价值。教师是为祖国培养接班人。虽然教师的工作很平凡,但是意义非凡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教师决定了祖国的未来,这是多么崇高的使命。有幸成为教师,是多么神圣的一件事。
既然选择了教师,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,因为教师的待遇,不可能像大老板一样,发财致富。每个人的追求不同,每个人的信仰也不同。选择做老师,就要少一些追逐名利,多一些提升觉悟。一个精神富足的人,才是一个真正的富翁。
一个心中有爱的人,懂得付出的人,才会真正体会到被人需要的感觉,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。所以,有幸作为一个教师,是幸福的。每天可以和最可爱的天使们在一起,每天可以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学习知识,一起成长,不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吗?

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,要不断完善自我,不断提升自我,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,潜心育人,为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,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